当钱不再是钱,黄金也不再是黄金
作者 | 城北徐公
数据支持 | 勾股大数据()
本轮黄金牛市目前为止的最高潮,是今年上半年那一波,很多人都吃到了肉绿行币。
4月份的时候,还出现了一个很难评的新闻:黄金热潮从“大妈专属”到“年轻人战场”绿行币。
有95后贷款60万绿行币,有人抵押房子套现,甚至有00后用信用卡、网贷凑钱,去炒黄金……
而那波行情,恰好中止于4月底绿行币。
当菜市场大妈都在讨论股票时,聪明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准备离场绿行币。
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绿行币。
不过黄金还是有些特殊绿行币。
从那之后,即便你继续加仓,至少不会亏钱绿行币。
经过四个月震荡后,8月底开始,金价再度开始飙升,一度突破3700美元/盎司,涨幅近10%绿行币。
越涨越怕,越怕越涨绿行币。
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绿行币。
金价的暴走,已经完全不能用过往的常识去看待绿行币。
它的背后,是这整个时代的失控绿行币。
终极困局
还是那句话,做多黄金,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做空信用货币绿行币。
展开全文
试想,一家市值100亿的上市公司,负债10亿,贷款利率5%绿行币。
10年后,这家公司体量上升至200亿,负债100亿绿行币。
按道理来说,此时的利率,应该要比10年前高绿行币。
因为负债率越高,银行借给你钱的风险越高绿行币。
但现实是,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企业,也就是各国政府,债务不断增长,但贷款成本却越来越低绿行币。
因为他们有权决定,自己借钱给多少利息绿行币。
以美国为例,虽然经过了最近一轮加息周期,但利率水平相比于世纪初依然处于低点绿行币。
总体来说,从70年代末开始至今,也就是整个信用货币时代,随着债务规模飙升,其利率是在持续下降的绿行币。
1981年至今,美国债务上限被上调了42次绿行币。
扩大到全球,全世界的利率水平,同样在历史较低水平,情况大同小异绿行币。
比如丹麦,其债务上限是当前债务规模的3倍,形同虚设绿行币。
总而言之,没有任何一家政府会因为债务上限问题,而限制自己借贷的速度绿行币。
这是过去几十年经济繁荣的最大推动力,也是如今所有烂摊子的根源绿行币。
通过上面的负债占GDP走势可以看到,最大的转折点在2008年绿行币。
为了应对次贷危机,各国为了救市和维持经济的稳定,疯狂的印钞向市场投入巨量的货币,比如美国的QE,欧洲的国债计划低利率政策,日本的QE和QQE、中国的四万亿等等货币宽松政策,都是当年应对次贷危机的产物绿行币。
在货币泛滥的背景下,债务像吹气球一样鼓起来绿行币。
最近的一个直角转折,则在2020年左右,全球又经历了一次超宽松周期绿行币。
根据IIF的预测,全球主要经济体中,除了德国,政府债务的增速都将越来越快,最健康的在2050年之前占GDP比重也会超过100%绿行币。
在整个信用货币时代绿行币,也就是近半个世纪,各国央行一共制造了多少货币?
若全部按现行汇率换算成美元,超过110万亿美刀绿行币。
听起来非常夸张,但与另一个数字相比,完全不够看绿行币。
从2019年至2025年一季度,全球债务规模飙升了20%以上,总规模达到324万亿美元,与全球GDP之比飙升至332.7%绿行币。
其中,仅政府负债,就达到103.7万亿美元,一年内新增4.5万亿美元绿行币。
也就是说,整个社会的负债规模,是现存货币规模的近3倍绿行币。
为什么说现代经济的本质就是在透支未来?这是很大的一个原因绿行币。
现有的钱只有1元,你却已经借了3元绿行币。
企业经营必须遵循“收入-支出”的基本逻辑绿行币。
但现实是,绝大多数政府、乃至参与到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个体,实际上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绿行币。
那么,信用货币的“信用”究竟是什么,就很值得深思绿行币。
过去几年,大家都忙着抗通胀,现在通胀没那么急了,缓解偿债压力是所有人的头等大事绿行币。
但现实是,似乎并没有谁能去解决这个问题,反而因为各种原因,使得债务扩张的速度超出预计绿行币。
凭信用借钱,没有问题绿行币。
但凭信用去借未来的钱、现在不存在的钱,这一定是有问题的绿行币。
只是其中的问题,目前似乎还能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法掩盖绿行币。
但每一次掩盖,本质上都是在消耗信用货币本身的信用绿行币。
当体系因债务而脆弱时,人们开始寻找“硬货”绿行币。
加速坠落
其实以纯交易层面看,目前的黄金价格确实太高了,并不具备太大的增值空间绿行币。
甚至,放大到整个信用货币体系延续至今的半个世纪中,黄金总体上而言,投资属性都是比较差的绿行币。
还是以美元视角论述绿行币。
假如你在1980年以600美元/盎司的价格买入100万美元黄金绿行币。
刚开始,金价很快就到了850美元,你欣喜不已,但很快就欲哭无泪绿行币。
10年后,这100万美元缩水到60万美元;再过10年,只剩下40万美元绿行币。
直到2006年,你所持有黄金的市值才回到100万美元绿行币。
但此时的100万美元绿行币,和26年前的100万美元,是一回事吗?
郎咸平也算过接地气的一笔账,说在民国初年,5两黄金可以买一个北京四合院绿行币。
100年后,这5两黄金加上利息的钱,大概可以累积到1公斤黄金,仅仅只能买到北京半个厕所绿行币。
所以,从购买力来看,长期持有黄金,是不赚钱的绿行币。
至少在2008年之前,黄金基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抗通胀、避险属性绿行币。
在信用货币时代的前三十年,世界经济飞速增长,黄金价格几乎纹丝不动绿行币。
为什么?因为它不是货币,经济增长不增长自然与其无关绿行币。
2008年后绿行币,为什么能催生出两波大牛市?
一定程度上,是信用货币本身出了问题绿行币。
此时此刻,全世界都在等美联储降息绿行币。
尽管8月美国核心通胀同比仍维持在3.1% 的高位,但就业市场的疲软信号已促使市场提前定价宽松政策——初请失业金人数跃升至26.3万人的阶段性高点,非农新增就业仅2.2万人远低于均值绿行币。
在美联储宽松预期与美国双赤字压力下,美元指数上半年贬值超10%,创下1973年以来最差同期表现绿行币。
也就是整个信用货币时代最差的表现绿行币。
当前CME数据显示,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89.1%,且年内预计将有三次降息绿行币。
货币政策转向的超强预期,直接压低了实际利率绿行币。
美联储降息预期绿行币,来源:国盛证券
什么是实际利率绿行币?
比如,你买了一款理财产品,名义年利率是6%绿行币。
若当年的平均通胀率为3%,那么实际的年利率应该是6%-3%=3%绿行币。
也就是说,你这笔钱的实际购买力年增长率为3%绿行币。
这是比较好的情况绿行币。
假如你的钱存在银行,年利率为3%,但当年的通胀率是4%,那么实际利率只有-1%绿行币。
你的钱的实际购买力,是在下降的绿行币。
回到现实中绿行币。
各国央行借出去的钱,同样要收利息绿行币。
目前,全球最主要的几大经济体,实际利率都不到2%,已经苦不堪言绿行币。
随着宽松周期再次开启,必然会再次回到负利率区间,加大货币贬值力度绿行币。
让所有人、尤其是各国政府借钱更容易,同时贬值现有的债务绿行币。
甚至绿行币,因为债务规模是在不断扩张的,正如2022年实际利率降幅(货币贬值)超过2008年,我们有理由相信……
接下来这一轮放水规模,要超过2022年绿行币。
每一次相比上一次,对“信用”的损耗都更大绿行币。
主要经济体实际利率绿行币,来源:招银国际
目前的黄金,相当于零票息、永续的抗通胀债券绿行币。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各国政府、乃至每一个持有信用货币的个体,都有必要做两手准备绿行币。
一手放水,继续向未来借贷,扩大债务规模;一手兜底,为不确定的未来争取保障绿行币。
而这种兜底行为,就是黄金上涨的最大驱动力绿行币。
两手准备
在信用货币时代,美元实际利率和通胀预期来刻画金融属性、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刻画避险属性,共同构建了黄金定价的三因子模型绿行币。
从2018年底开始,全球央行黄金持有量占外汇比重开始明显上升;而主流认为本轮黄金牛市,同样始于2018年底绿行币。
这种疯狂的购金行动,2022年开始进入巅峰期绿行币。
2022年,全球央行购买的黄金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082吨,是自195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绿行币。
2023年,1049吨,历史上第二高年度购买量;2024年,1044.6吨绿行币。
全球央行黄金持有情况绿行币,来源:中金公司
但也正因为前所未有的持续大规模购金行为,从2022年开始,三因子黄金定价模型开始失效了绿行币。
这就导致金价进入了不可预测的暴走阶段绿行币。
全球实际利率、尤其是美元利率在上升,金价不降反升,甚至屡创历史新高绿行币。
金价与美元利率实际上已经脱锚绿行币。
黄金三因子模型与实际金价2022年开始背离绿行币,来源:国信证券
从这个角度看,似乎有一个看黄金走势更简单而白痴的方法绿行币。
永远不要迷信人民史观,决定时代走势的永远是最上层的少数人绿行币。
不管是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也好绿行币,贵金属价值回归也好……
长期来看,只要他们还在大力收购黄金,作为普通人,其实不用想太多,跟着买就是了绿行币。
格隆汇声明: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,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绿行币。特别提醒,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,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,交易风险自担。
评论